我心里戚戚的,看来再不能走神了,要主动提问,主动请教。
看来此行,不是浪漫之旅。
午饭只两人各自吃了面包和水。脚步都没停。
以为她会东西六宫一个个看,心里不禁暗自叫苦,哪知人家没有,缓缓的踱,踱到。。。东北角的宁寿宫区。
哦,来看倦勤斋的。
乾隆爷为自个‘耆期致倦勤,颐养谢喧尘’而建。刚开始有限的对外开放。据说还来了不少法国意大利的修复专家小组一块搞的。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里面还是难以摆脱乾隆时期的繁缛华丽,还挤着一个小戏台,卧榻处倒是只有一张小床的位置。突然想起,清代的皇帝即使拥有再多的嫔妃,可以招幸,但是办完了事,必须得送回去,不可陪着过夜,这是祖制。皇帝的龙榻到了下半夜永远是孤单一人的。唉,即使中国古代帝皇中命最好运最好什么都享受了的乾隆爷,即使是倦勤了,也摆脱不了人生喧嚣拥挤的戏台和最终的一塌孤眠。
外行之人只能发发感慨。陈小姐这样的内行则已完全进入了自己的世界,时而对着精美富丽似有寓意的壁画发呆,时而又抬头看着天井藻顶的萝藤顶画,时而又驻足良久凝视着那似乎要从画中脱离出的镂空隔断墙。她刚才已经从背包里拿出了纸笔,时不时写写画画。
这里的游客很少,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只有我们两个人。我觉得身上有点冷,可能是这殿里人气少,阴气重。看着她专注的样子有点担心她着凉,走近一些问到:“冷吗?”
她转过身看着我,笔尖还停留在纸上,那眼神好像我也只是壁画中的一个场景。
我又问:“冷吗?”
哦,她回过神来,说出去吧。这里是有点凉。
跨出门,她又摘下了眼镜揉着眉心。看这样子长久的凝视消耗了她太多精力。我有点莫名的心疼,说:“找个地儿坐会,休息一下吧。”她闭上眼睛点点头,疲态使得她更显得文气和细弱,我又起了那个那个的念头。
就在这时,她戴回眼镜说出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修复远比重建困难得多。
-------------------------------------------------------------------------------------------
修复远比重建困难得多。
对于古物古建筑来说,当然是如此,越不要修复越好,一旦修复,再怎么小心、用心,即使现在出了很多高新的技术,但总是难免改动原作。
即使修复者自是一片好心痴念,但个人的意识和时代的气息总是会若有若无的带到原作中去。就如那《最后的晚餐》,早已被修复的面目全非,可是它却在历次劫难中保留下来了。
唉,这都是它的命,好也好,坏也罢,都是它的命。
如果说,人与人的关系呢?
这就值得推敲和探究了。出现了摩擦和误解时,如果双方的气场相合有彼此用心,那么经过“修复”自然是更进一层;如果气场不合或者机缘不对,则越解释越糟糕,搞得最后心生芥蒂越来越远,越来越不是那个滋味。
我当然希望我们是前者。
事情皆有前因、后果。
如果hk的那两晚算是个“因”的话,那么现在我们的这种相处方式的这个“果”,已经是个善果了。
可是这人世间的因果,果真是都那么简单易辨吗?我们所看到的某个因果,是否是隐藏在另一个更大的因果中呢?种种因果交织,你想到的,想不到的,构成了这个人间世界。
就如我写一篇文,起了这个“因”,合适各样的人物,因着各式各样的因缘,怀揣各种各样目的、心情来看的,合着他们的那个因,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造成各自怎样的“果”呢?
人人都想参破,看透。我不知道若到了知天命乃至耳顺之年会否也是这样的想法。
但至少,现今的我,善果也罢,孽缘也好,都是在这婆娑世界中活一把,又如何?
不想去知道太多。
从故宫出来已经夕阳西下,余晖洒落在身后这片宫殿建筑群,一代代帝王化尘土,宫围深深终也烟消云散。只有这巍然伫立的建筑群和散落在各处的器物作为历代匠人们心血和精神的见证,默默的诉说着曾居住在这里的人心路历程。
我们没有一起进晚餐,她赶着回寓所换衣服,晚上依然有应酬。我则自己乘地铁回了家。
在地铁的轰隆声中,我发了条短信给阿kenth:“过好现在的每一天最值得,该翻的就翻过去吧。”
哪知道他居然很快就回了:“饱暖而思淫欲。”
我怔怔的不知道如何回。
他的短讯又来了:“是你那个boss吧,把你迷住了?你是你们石家唯一的血脉,你父亲,你祖父,还有你师傅,可在天上看着呢!
-----------------------------------------------------------------------------------
--------------------------------------------------------------------------------
是,我父亲,我祖父,我师傅,都在天上看着呢。我当然知道。
可是他们在天上看着,也是希望我好,不是吗?
我们家,已经为某些东西痴了太多,付出了太多,失去了太多。。。既已玉碎,何如瓦全。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我未经历过那些风雨,但是从父亲仅留下的一张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