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微臣李寻欢见过陛下。”恰巧,今日翰林院来宫内值班的是李寻欢,可能也是尹直大人占了探花郎属官名额,给探花郎面见天颜的机会,没想到这机会成了真,成化今日真有旨意要发。

“嗯,拟旨,让承恩侯府嫡次子周甚去太子府做太子伴读。”成化也没想这下面的翰林就是自己亲自题字的新科探花郎,忙着批改今日的奏折,早朝完毕就被太后宣走,晚饭还要去万贵妃那里,成化也是在赶作业啊!

“是,陛下。”小李探花也没管成化是否还记得自己,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去外屋准备好的桌子上开始拟旨,太子属官选好了,居然又要塞进去一个陪读,姓周,看来是太后的娘家人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李寻欢才告知陪伴的小太监去告诉陛下旨意拟好了,不过一会,小太监就出来说陛下让把旨意拿给内监用印就好,他不看了。待李寻欢点头示意知道后,小太监捧起李寻欢写了半天的拟旨就去司礼监。李寻欢等小太监走了,才出屋继续去值班翰林呆着的屋子继续今天的工作——喝茶看书等着皇帝宣。在自己屋里看书,不自觉的就走了神,太子府的旨意昨天就下了,今天居然又往进塞人,是太后不放心太子么?他万万没想到,是因为自己的拒绝,导致小太子伤心去找太后哭诉,才拉来了周家的小儿子做壮丁,但未尝没有太后希望接着延续周家和太子的感情。

北京,太子府。

张成听到仁寿宫传话的太监说完,就急匆匆的去书房找太子。

“殿下,刚才仁寿宫来人说,陛下今天同意周公子陪读的事情了,看太后的意思是,明日就怕是要下明旨了。”张成自从跟着太子出宫就成了这太子府的大太监,当年张敏死前,将张成、张胜留给了太子,叫他们看护好太子,也是为自己这两个徒弟找了个出路,张成、张胜也是和太子一起长大的,忠心于太子,太子也将他们视为心腹。

“嗯,我知道了,仁寿宫还有什么吩咐没?”

“太子,太后示意说太子在宫外有事情需要人做就去找承恩侯,那是太子的舅舅,太子不需要客气。”张成想了想,把仁寿宫来人话里话外的意思直接翻译出来,也没叫太子费脑筋去分析那一大堆废话。

“……”太子沉默了一会,点点头,“我知道了,下去吧。”朱祐樘从小就见识人情冷暖,而且太后确实对自己好,自己将周家当成母族也没问题,生母纪氏也不可能有母族给自己支持。

张成关上门在书房门口守着,他知道自己主子需要时间理清思路,虽然太子早熟,但毕竟年纪还小,有些事情得多考虑才会有结果。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知道漏洞好多,第一次写文,一定会写完,多多包涵!

☆、诗音有难

自太子出宫建府之后,虽然各派系都有往太子府塞人,但也仅仅只是起到替太子办事,完成太子府运行,以及监视太子的任务,除了周家并没有其他人靠近太子,可能也是觉得第一既然被周家占了,这第二和以后的第几也没什么区别,都在观望中。

朝廷呈现一片诡异的安静状态,但这和迟早要辞官的李寻欢没什么关系,他今天收到家书,说舅舅家里出了事情,希望表少爷能来帮衬下。李寻欢家中虽然是宅书屋,但是李寻欢的母亲一系确实是武林中人,他的舅舅就是当今魔刀门的门主,而舅舅家中有事找他也确实有理,舅舅就生了一个女儿,而这个表妹就是与自己有婚约的林诗音,舅舅家也是自己未来的岳父家,收到信当天,李寻欢就去翰林院查询自己轮休的日子,去找尹直请假的时候,尹直这老鬼上次让自己弟子占了李寻欢的太子属官之位,也算是欠下了一份人情,听到李寻欢家中有事希望能够休假也没为难,爽快的批了假条,翰林院这清闲的部门,每天确实就是喝茶看书,没什么事情,走个把人根本没关系。

不管怎么样吧,反正我们的李探花是如愿以偿的请到了一次长假,尹直也确实很给面子,没规定具体日期,只是说办完事速速回来就好。

庆幸山西太原距离北京不算太原,李寻欢骑快马五天就跑回了李园,刚敲开自己家大门,门房就朝里面大喊少爷回来了,还没问话,管家就急匆匆的跑出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喘了半天。

“少、少爷,出事情了,舅爷家来人说,林舅爷出门3天都没音讯,舅爷走的时候和家里说3天没回来就是出事了,所以林家赶快就向咱们家报信,这一来一回快半个月了,这少爷,咱们可怎么办才好?要不要报官呢?”李园的管家是读书人家的下人,出事先想到的就是官府,而且自己少爷也是做官的,走这条路自觉的应该没错。

“不用,我去林家看看,你们守好院子就成。”说完就要出门,正好马匹也在门口。

“少爷,我和你一起去吧,路上有个照应。”李寻欢刚出门就看到铁传甲也牵了匹马从侧门出来了,想着铁传甲也算武林中人,路上也好有个照应,点了点头就率先策马冲了出去。铁传甲看到少爷答应了,也翻身上马紧随其后,管家跟出门看到的就是两个影子了,想了想,该是武林中的事情,不然少爷不会找铁传甲那个粗人一起出门。然后就叫门房关了大门,吩咐不接待任何客人。

赶了一路,铁传甲想想少爷刚赶路回来还没休息又要赶路,怕是会累坏身子,就追平两匹马,“少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