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对,杨主任说得对,乡镇和村里一定要将责任核实到人。”王超说着看向政府办主任,见他点头后,才再看向几个工作干部。

大家的时间都紧,也就不多废话,客套做过后,王超和政府办主任也都离开,杨秀峰留下来和其他几个人一起工作。杨秀峰没有实际的事要做,但是有领导责任,主要在对资料的选择与把握时要求他们有核心与侧重面。杨秀峰将版面宣传和乡镇、村户里的宣传意图说得很明白,重点是要突显出开发山野水果的成就来,而乡镇、村户,还要将县里和市里对工作的重视、组织、与村民一起为栽培工作所做出的努力,也都要表现出来。

而县里的重点却是将山野的变化、村户受益、经济收入、产销工作等用文字、图片等有序地组织成版面来。

柳河县的资料之前也曾有收集,只是没有明确的主题,很凌乱,如今要挑选出来。虽说市政府在电话里说了精神,但也不是就理解准确的。等杨秀峰再说一遍后,而王超副县长又介绍了杨秀峰的身份,大家也都将注意力集中起来。要说政府系统的干部工作办事能力还是很强的,将他们的潜质压榨出来,工作效率也是异常地高。只是这种情况出现比较少,非到关键时刻不会爆发的。

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只有这种状况下,才会将工作潜质激发出出来。此时,柳河县这些人得到杨秀峰的指示后,当机立断,很快也就将资料选出来。关键是乡镇那边的宣传资料,也要从县里这边得到。好在省里有确切消息,副省长视察到县里后,路径是由下面安排。

这样一来,对下面的宣传就更有针对性。领导下来看山野水果开发,目的是要促进这山野水果的开发,自然要将最辉煌的一面展示出来,可不是为揪住基层工作的不足。有了这样的前提,柳河县的人就将乡镇的人召集到县里来,连夜把乡镇、村组和农户的宣传都准备好,等天亮就挂出去。

杨秀峰见这边工作已经排好,而所选的资料图片也都先拟定下来,综合申过后,也觉得很不错。市里需要的资料也传了过去,市里那边有田思政督促着,杨秀峰在柳河县这边,还要看到挂出来后的效果才觉得放心。

具体的事不要杨秀峰做,但他却要把握宣传品的主线,也要解答柳河县这边干部的疑问。一杯热茶,坐在办公室里陪着这些人。随后不久,乡镇和村组的人也到来,就有七八个人,够热闹的。虽说主线明朗了,主要的资料也选出来。一些旧照片经过处理,效果也不错,但配上的文字,还要赶写出来,也不是一点两点,县里、乡镇和村组,加起来就相当于好多篇文章。少说也有上万字的文稿。

人员不少,这时候都是这些干部工作能力爆发的时候,从杨秀峰到柳河县之后,这些人也就偶尔喝口水歇一歇,其他的连抽烟时间都没有停下来。一直忙到晚餐时候,所有材料也都准备得差不多了,还要排上版面。这也是个极为费神的事,内容再好,版面没有安排恰当,会极大地影响到效果的。

王超和政府办主任这是也都过来请杨秀峰去晚餐,工作大家都忙,但晚餐却是更好表示对领导尊重的机会。杨秀峰如今也就一个正科级,这个正科还是在市教育局时拿到的,到市府办后都没有来得做什么表示与承诺。但他跟在严文联副省长身边,这样的人,下面县里自然不敢冷淡的。

要是一般的干部,估计情况就不同了。至少副县长不会亲自过来相请。其他的工作人员见副县长亲自来请,对杨秀峰的看法就更加不同了些。相处半天,虽说杨秀峰是市里来的,但工作中没有将领导的架子端出来,而是尊重大家德意见,共同商定一些细节上的事,表现得平易近人。对这样的领导,基层的人心里也是有数的。要是李春雷到县里来,那就会和杨秀峰采取完全不同的工作方法,肯定会将县长或书记搬过来,再转达市里意图,到时只看结果。

当然,这样的结果也是会令人满意的,谁的方法更有效些那也说不请,可李春雷这样做就会更省力,而杨秀峰却希望自己参与中,也体会到这些东西,能够对自己能力有所增进。

王超很客气,请杨秀峰和县领导一起去吃工作餐。其他人也都要继续工作,晚餐的事通常都自行解决。当然,解决的办法也是叫盒饭,或者几个人先打电话订好几个小炒,等餐馆做好后,随即过去狼吞虎咽地填饱肚子。杨秀峰客气几句,也不能够多说,领导有领导的安排,有领导的规矩。

王超也没有对不将县里那几个人一起叫走而有什么,这都是极为正常的。市里来的领导,县里领导来请那是很自然的事,不会因此而扫谁脸面。在行政系统里,等级观念很清晰。

走到办公室外,王超说“杨主任,对人的亲和力当真值得我们基层的干部学习,您才来多久,就看得出我们县里的干部,我真是敬佩啊。要是到县里来,只要半月一月的,就是威信很高的领导了。”

“哪里哪里,是柳河县的干部工作积极性高,那是王县您们长期以来以身作则产生的效果啊。有机会要请领导到柳河县来看看,这样的典型经验要推广才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有利于我们地区的工作啊。”杨秀峰说得也很自然,只是这马屁拍得有些过响,王超倒是不敢接招。杨秀峰的意思只是说要找机会将柳河县的事


状态提示:9.008 创 意--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