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腐书 > 重生耽美 > 唐朝败家子 > 第二九?章 若真水

突利失很兴奋,得知李治和谢逸在长安之后,便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

想想啊,李世民最钟爱的幼子在定襄,唾手可以抓到的地方,若是将其控制,将会是多大的筹码啊!

开战便俘获了大唐皇子,开局如此顺利,足矣鼓舞士气,并且向全天下昭示薛延陀的厉害之处。

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没想到就这样意外地遇到了,简直是天大的运气。

再者,去岁大度设之死夷男与薛延陀上下的许多臣民都耿耿于怀,现在抓一个大唐皇子回来,也算是报仇了。

如此对上对下也有个交代,从此以后这些人少不得感激自己,最终为自己所用。这是突利失最希望到达的目的。

何况定襄草原上还有一个谢逸在,那可是薛延陀上下共同仇恨的敌人,如果能抓到或者杀死他,绝对堪称是报仇雪恨,影响必定非同小可。

很大的诱/惑啊,至于李治和谢逸为什么出现在定襄,突利失已经没兴趣关心了。他也不想理会阿史那思摩是如何对待这位大唐晋王殿下的,至少不会是亲密无间,心悦臣服,这就足够了。

阿史那思摩现在没有采取什么措施,肯定是有所顾虑,再给自己留后路。这说明,他还是摇摆不定。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突利失觉得不能再等下去,必须尽快赶到定襄。

李治和谢逸还在定襄,这是最为有利,一个至关重要的契机,千万不敢错过。要是去晚了,被此人溜了,或者被阿史那思摩放走了,那可就大大的不划算了。

必须尽快赶到定襄,控制李治和谢逸,如此也等若可以将阿史那思摩逼上“绝路”,让他没有别的选择。

不能扎营,必须全速前进,哪怕是抹黑前行,也要明日尽早赶到定襄。

“父汗,既然如此,天色还不是很晚,我们再前行五十里,一口气过了若真水再扎营如何?”突利失这回心中急切,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哪里还能按捺的住澎拜激动的内心。

“这样的话,天就全黑了,如今天气也冷……”夷男对此略微犹豫。

突利失道:“父汗,机不可失,这样我们可以节省半天的路程,明日尽早赶到定襄。您不知道,上次去定襄,阿史那思摩这个人老奸巨猾,且优柔寡断,孩儿是真的担心迟则生变,还是尽早赶过去比较好。”

“既然如此,那就如你所言吧,传令三军,天黑之前渡过若真水!”夷男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答应了儿子的请求。

略微休息的薛延陀大军立即启动,朝着五十里外的若真水疾驰而去。虽然心里都有些许不情愿,但可汗下了命令,必须得执行,哪怕是前去探路的斥候尚未回来的情况下,仍旧义无反顾地开拔上路。

……

若真水并不是一条河,而只是一个地名。

如果说非要问这个地名怎么来的,大概与其地形有关吧,草原在这一代丘陵起伏比较多,通道主要集中在山谷之间,冬天堆满积雪。

待春日积雪融化的时候,便如潺潺的水流,久而久之,便被牧民们称之为若真水。

春天积雪融化之时不方便通过,但是眼下这段时间并无影响,山谷中的土地已经被严寒冻结,而且没有太厚的积雪,并不影响行走通行。

只要通过了这篇地狱,再往定襄便是一路平坦,策马狂奔要不了大半日就能到。更要紧的是,只要过了这篇区域,阿史那思摩不答应就不行了,有道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啦。

若真水就等若是一道关口,类似于山海关一样的作用,只要通过了,突厥人就挡不住薛延陀大军前往定襄的脚步。

原本不用这么着急的,但是自打听说了李治和谢逸在定襄的消息之后,突利失便觉得一刻也不能耽误,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尽快赶到定襄。

因为阿史那思摩有些犹豫不决的态度,担心有什么变故,所以赶在扎营之前过了若真水,多少能够放心一些。

之前因为已经有扎营打算,所以薛延陀的人哨骑只在三十里以内的范围内巡视,准备夜里才前往若真水一带探查,赶在天亮前回去禀报消息的。

却不想夷男和突利失临时改变主意,哨骑也来不及多做详细的探查,不过也无所谓。草原上能有什么人是薛延陀的对手?

阿史那思摩或许犹豫不定,或许迟疑不进攻关中长安,但绝对不会掉过头来伏击薛延陀人。即便是李世民下达了圣旨,阿史那思摩也会想办法推辞或者延误的,因为这是草原上生存的原则性问题。

东边的突厥人要在夹缝中求生存,这一点他们十分清楚,绝对不会轻易成为某一方的牺牲品。

除了突厥人,哪里还有其他敌人呢?

所以突利失为先锋,率领着薛延陀大军可谓是毫不停留,也毫无戒备地冲向了若真水的山谷。

此时天色渐晚,薛延陀兵卒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快通过此处,然后扎营休息。

多跑了五十里地,即便乘坐的是最好的草原战马,此刻也就有些疲惫的。人如此,马亦如此。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一般来说草原人是很爱惜自己的马匹的,毕竟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更是战场上获取胜利的最大的保障,自当格外爱惜。

所以这会子有些突厥兵卒心中已经开始冒出念头,想着等到扎营之后,给自己的坐骑弄点好草料等等。

然而他们谁也没想到,山丘之上的树林里,竟然静默地排列


状态提示:第二九?章 若真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