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虚伪都无处遁形。
可岳乐是个例外,从他刚进组开始,苗阳对他的态度就跟别人不一样,欣赏,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赞许,这些他都不加掩饰的表露出来,从来没有想过瞒着其他人,助理当然看得很清楚。
除此之外,苗阳对岳乐很上心,岳乐没有助理,一个人住在四合院里,苗阳会让助理留意着岳乐缺什么,剧组里其他人有没有为难他,有没有不是剧组的人盯着岳乐等等。
助理以为苗阳看上岳乐了,想追求他,跑起腿来格外的用心,但有意无意的也会提醒苗阳,岳乐是个男人,不是戏剧里的杜丽娘。
他记得当时苗阳很平静的告诉他:你想歪了。
助理才不信呢,不是看上人家,怎么对人家那么用心,苗阳什么时候对别人这么上心过?就连五年前谈过的一个朋友,也没这么上心过!
他坚信苗阳要追岳乐,也在心底替苗阳考量过岳乐,岳乐确实很优秀,完全配得上苗阳。
嗯,就是这样。
所以,苗阳让他把岳乐叫过来,他颠颠的去叫了,并且很识相的走开一段距离,替苗阳和岳乐放风,又很不甘心的偷听岳乐和苗阳的对话。
“蒋导和王编是金牌搭档,除了王编,哪个编剧都受不了蒋导。你习惯就好了。”苗阳答应了付鹤鸣要罩着岳乐,说到就得做到。岳乐很让人省心,剧组住所,两点一线,从来不去乱七八糟的地方,洁身自好的很。有时候同剧组的人邀请他晚上一起出去玩,岳乐也会婉言谢绝,态度好的要命,被拒绝的人还会觉得自己为难了岳乐,反倒不好意思起来。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岳乐躲在苗阳这边避风头,其他人各有各的招,谁都不会主动去触霉头,于是,午休时间,整个剧组欣赏到了一段精彩的对口相声。
直到开工的时间到了,蒋导才意犹未尽的瞪了王编剧一眼,说:“这次饶了你,下次你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王编剧傲气的说:“让大家评评理,今天中午谁输谁赢?”
大家很识相的避开王导的视线,都不愿意当这个评审官,蒋导和王编剧,他们哪个都得罪不起,更不愿意得罪。
蒋导一脸的得意,看到苗阳身后的岳乐,脸拉了下来:“你还没走?要我开车送你回去!?”
岳乐笑了笑,说:“我晚上回去没饭吃,要留在剧组蹭盒饭。”
蒋导隔空狠狠的指了指他,嫌他丢人,骂道:“没出息!”
岳乐当然不是为了盒饭留下来,他有自己的打算。
《南腔北调》这部戏的主角绝对是苗阳,以苗阳饰演的金耀鼎为代表的徽班四大地方戏班进京,进京后常与其他地方戏班合作演出,在这个过程中,金耀鼎等人吸取各家所长,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戏种,也就是后来享誉中外的京剧。故事的主线就是京剧从单一的戏曲种类进化成京剧的过程,各个不同的地方戏班都会在剧中出现。而昆曲作为当时清朝达官贵人最喜爱的曲种,戏班常常受到权贵们的邀请,到他们的府邸中演出。岳乐饰演的万小玉是当时京城中最负盛名的昆曲名角,一时风光无两。金耀鼎下拜帖,请他一起探讨新兴剧种的改进和不足,但万小玉拒绝了。他全身心的陷入在昆曲中不能自拔,从不问外面的事情,只活在他的昆曲中。
其实这是一部京剧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种的过程,也是金耀鼎取代岳乐,成为京城内第一名角的过程。
蒋导拍这部戏的目的,一是为了还原京剧诞生初期的情况,把民族的东西展示给世界看;二是想表达一种理念,金耀鼎等人代表着改革派,而万小玉等人代表守旧派,最终的结果显而易见,已经被历史所证明,改革派大获全胜,改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旧事物终将被新事物所取代,成为主流,而不愿意遵守历史规律的人,终将被淘汰,就像剧中的万小玉,从炙手可热的名角到孤零零的隐归故里。
岳乐在里面的台词不多,戏份也不多,大多数都是昆曲的唱词,但每一场戏,他的眼神都不同。
他虽然不问外面的事情,但并不代表不知道外面的事情,从邀请他的人越来越少,到愿意听他戏的人越来越少,直到后来,他在戏楼里唱最后一场戏时,只有一个观众……
他的眼神代表着昆曲由盛转衰,直至最终退出京都,退出历史的舞台,偏于一隅。
王编剧的剧本写得简短,有时候一场戏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具体怎么演,全靠导演临场发挥。蒋导向来对王编剧“看不上眼”,临场要求改戏的情况不要太多,一句台词,一个动作改了,后面的情节都得要改。不止王编剧叫苦连天,演员也都挺无奈的,而岳乐想要演好后面的戏份,就得知道前面具体发生了什么,这就是他坚持待在剧组的原因。
蒋导要求严格,每一个镜头都精益求精,n机多少次都没关系,从来不肯将就,必须达到他的要
求。
今天下午拍摄的一个金家班进京的画面,从中午一直拍到傍晚,还是没通过,蒋导气的一直骂苗阳。岳乐非常的同情苗阳,这场戏苗阳拍的相当不错,把金耀鼎初次进京的自信满满完全表现出来,作为国际上名气都很大的一个演员,被蒋导毫不留情面的骂着,苗阳却始终不急不躁,一点脾气都没有,一直跟蒋导讨论。
晚上蒋导赶拍了一场夜戏,收工已经到晚上十二点多钟,苗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