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巴托夫并肩走进罗科索夫斯基司令部时,他对我们两人同时到来感到有点意外:“你们两人怎么一起来了,我记得你们的防区还隔得很远。”
我和巴托夫对视一眼后,抢先回答说:“报告大将同志,我和巴托夫将军是在半路上遇到的,所以就结伴到这里来了。”
罗科索夫斯基听我说完后,将目光投向了巴托夫,立即就发现他的脸上白一道黑一道的,不禁惊诧地问:“巴托夫同志,出了什么事情,难道你刚从战场下来吗?”
“是这样的,大将同志。”巴托夫苦笑着回答说:“我在来方面军司令部的路上,遭到了德军小部队的伏击。在战斗中,我所带的警卫排几乎全部打光了,”说到这里,他扭头望着我,百感交集地说,“幸好奥夏宁娜同志从那里经过,派部队消灭了敌人,将我救了出来。”
听到巴托夫这么说,罗科索夫斯基不禁大吃一惊,他快步地走到了巴托夫的面前,抬手抓住他的双臂,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关切地问道:“巴托夫同志,你没有受伤吧?”
“您就放心吧,司令员同志。”巴托夫笑着对罗科索夫斯基说:“别看到我的样子挺狼狈的,其实我一根毫毛都没伤到。”
罗科索夫斯基扭头问正在旁边忙碌的马利宁:“参谋长,参加会议的人都到齐了吗?”
听到罗科索夫斯基的问题,马利宁连忙站直身体回答说:“还有第61集团军司令员别洛夫将军没到。他是路程最远的一位指挥员,我估计最快都要一两个小时以后再到。”
对于马利宁的这种说法,我的心里非常赞同,别洛夫的防区在我们的左翼,要到这里来开会,他首先要穿过我的防区才行,这样起码要多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
“参谋长,你带巴托夫将军去休息,这里的工作,就交给你的副手来完成吧。”罗科索夫斯基给马利宁下达了命令后,叫住了我:“丽达,你留下来,我有事情要向你交代。”
等马利宁和巴托夫离开后,罗科索夫斯基招呼我在桌边坐下,然后问我:“丽达,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你叫来开会吗?”
“这还用说么,”我用手朝马利宁他们刚走出去的门口一指,说道:“您肯定是要向我们部署军事行动,否则就不会将所有的集团军司令员都叫到这里来开会了。”
“部署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罗科索夫斯基将一杯为我倒好的茶水推到我的面前,继续说道:“我还想抽时间向你传授一些新的战术。”
“没错,新的战术。”罗科索夫斯基语气坚定地说:“随着战局朝着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如今进攻的主动权已掌握在我们的手里,从种种迹象来看,你早晚有一天会单独负责一个方向的作战,所以我打算给你讲讲大纵深战役理论?”
“大纵深战役理论?”我听到他所提到的这个新鲜名词时,居然将他提到我有机会独当一面的话直接忽略过去,努力在脑海里想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曾经听过这个名字。
“怎么,”罗科索夫斯基看到我皱眉苦思的样子,不禁奇怪地问:“难道你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战役理论吗?”
我听他这么说,猛地想起自己是在一部连续剧里听到过这个名词,当时有个女配要追求正在军事学院进行的男主角,便专门要学习了这种军事理论,以便两人在聊天时有共同语言。想到这里,我连忙点着头说道:“大将同志,我曾经听说过,不过具体是怎么回事,我就不太清楚了。”
我这样回答他,并不是自己谦虚,而是我根本不曾系统地受过陆军部队作战指挥方面的教育,假如不是了解一些历史的进程,估计连个普通的陆军班长都不如。因此,我恭谨地对罗科索夫斯基说:“大将同志,您能给我讲解一下吗?”
“好吧,既然你不知道,那我就给你详细地讲讲。”罗科索夫斯基看我的样子,便猜到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行,于是他耐着性子给我上起了军事理论课:“大纵深战役理论,又名大纵深战斗,被视为三四十年代我国军事科学的最大成就。这一理论是我军于三十年代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适应武器装备的发展而提出的,实施进攻战役的重要指导思想。
大纵深战役是战役军团的一种作战形式。其实质在于,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方整个防御纵队,在选定防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然后将发展胜利的梯队,比如说坦克、摩托化步兵、骑兵投入交战,并以空降兵实施机降,迅速将战术胜利转变为战役胜利,以求尽快达到预定的目的。”
罗科索夫斯基说第一句的话,我就连忙从公文包里掏出了纸笔,将他所说的军事理论都尽可能详细地记下来。
他看到我在埋头记录,有意放慢了语速,以便我能跟上:“……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基础是早期所提倡的突破口理论:将我们的进攻部队分为两个梯队,第一个梯队主要由步兵组成,在炮兵和航空兵的火力准备结束后,在诸兵种协调下突破敌人的防线,扩大并巩固突破口;第二个梯队主要由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穿过被第一梯队打开的突破口,向敌人的防御纵深继续发展。”
我记完这几句话以后,停下了手里的笔,向罗科索夫斯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大将同志,我想谈点自己个人的看法,这种突破口理论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