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腐书 > 虐心耽美 > 铁血魏晋南北朝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恨水东逝 下
何而战”在心中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更加可悲的是,在拓跋浚时期,重臣源贺曾经建议皇帝减轻死刑的刑罚,把原本判处死刑或者断肢的罪犯发配到边关去当兵,以增加兵源。这个政策在当时看确实不错,罪犯们捡了一条命,代价是在边关作战,为国出力,如果混的好,出将入相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当元宏进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后,我们上面已经分析到,帝**队再无积极作战的动力,边防镇将也失去了往日贵族军人的荣誉感,以克扣军饷,贪污**为己任;而其统领的士兵的结构也悄然由部落精英转变为国家的罪犯,这些罪犯在镇将的压迫下,看不到任何希望,于是对外作战只为保命,对内管理只顾搂钱。更加要命的是,一旦帝国政局不稳,这些有前科的士兵必将成为一颗颗定时炸弹,无时不准备引爆,以摧毁国家的根基。

还有,元宏由于偏执的信奉汉学(他本身就是一个有着严重心理疾病的病人,参考“心理罪之教化场”),导致他主导的帝国和亲政策也出现了巨大的失误。我们说过,为了汉化,元宏勒令皇室和汉人世家大族通婚。通婚本身并没有错,但有得就有舍,皇室贵族过度和汉人通婚,就会大大减弱和北方游牧部落(尤其是柔然汗国)的和亲与融合,而作为风俗习惯和文化来说,北方那些游牧民族(柔然人和高车人)和北魏帝国的统治阶层的契合度更高,所以多多和他们进行“通婚”就能在政治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和朴实单纯的草原部落相比,南方的汉人世家却难以用“通婚”来笼络安抚,当时的汉人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北魏帝国尽管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只要不彻底征服南朝,汉人世家们就有一堆类似“沐猴而冠”“邯郸学步”等语言来形容元宏的所作所为(我们汉人的文化实在是“博大精深”)。孝文帝向南和亲无疑是“热脸贴了冷屁股”。一千多年后的满清帝国就借鉴了北魏帝国的“和亲失败”教训,满族皇室一直和蒙古部族通婚,通过婚姻这条纽带,彻底安抚了自己的大后方,为最终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逝者已矣,孝文帝元宏不管怎样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一生勤政,爱好经典,勤俭节约,为国家发展可谓殚精竭虑,从个人道德修养来讲,确实是个难得的仁德君王。可惜元宏幼年的心灵创伤,导致其“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病极深(参考“心理罪之教化场”),过度崇拜他的偶像奶奶冯太后,以至于把拓跋浚、冯太后执政时期的国策推向了极端。他没有考虑众多因素,一意孤行地进行汉文化改革,忽略了这种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没有分清当前帝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主次关系,直接导致了国内鲜卑族群的撕裂;同时又穷兵黩武,在执政后期频繁发动南征,妄图毕其功于一役,但事与愿违,结果是更加加速了帝国的衰亡。所以说北魏帝国的衰亡实始于孝文真是不假啊。

孝文帝死后的北魏帝国将何去何从,还会发生什么离奇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下一章继续。

p.s.明天是9月9日,是我们的**逝世40周年的祭日;而再过一天,9月10日,又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联想到刚刚过去的“抗战胜利日”,突然意识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76年9月9日,逝世。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逝者已矣,是非功过,任由后人传说,历史就是这样的残酷。我突然想到,一个人为了美化环境,整修花园时,捣毁了花园的蚁穴,那么蚂蚁的历史应该怎样评价这个人呢?同样,在圣经故事里,如果那些没有登上“诺亚方舟”的人们并没有全部葬身洪水,那么他们的后人又会如何评价那个“大义人诺亚”呢?政治家考量事物的角度当然和普通大众不同,叔本华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于是,伟人在俗人的眼中要么“羽化成神”,要么“堕落为鬼”……如果我们依然执着地用“俗人”的视角去考察他们,无论如何也会谬以千里的啊。

明天,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位伟人吧;至于“教师节”,真正豁达明理的“知识分子”们也不会纠结于那个特别的日子吧。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九章 恨水东逝 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