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说远古是没有配偶合葬的。起码还没发现,只发现了同性合葬,男女分葬,母子合葬,集体合葬等,无夫妻合葬和父子合葬。在纳西族的形式中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他们没有一夫一妻制和夫妻合葬,人死后把骨灰袋葬在亲族墓地附近,按辈分和性别来,长辈在上,晚辈在下,男左女右,迁葬时则不再分,合葬在一起。
有人认为中国有过血缘婚,但是跟记载不符,我国一般不重视辈分的限制,因为开始也分不清,所以我国在氏族出现前应该没有血缘婚的阶段,那时就是乱婚,但是据推测应该也有一定约束,比如说狩猎前一天不许等。。。
二,群婚
许多学者认为,所有的民族在初民阶段都有过乱婚时代,也就是男女之间的性关系没有任何束缚的真正的动物性的性结合。但是,这种“乱婚”状态随着人类智力的发展,逐渐地被改变,衍变为有一定限制的“群婚”时代,即由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的结合。虽不同于纯动物性的杂乱性关系,但在婚姻群体内,人们还是有着无约束的性自由的,婚姻仍未完全脱离乱婚状态。
群婚时代,从其社会形态来看,是属于“民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母系氏族时代。中国古代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说法。如华胥履人迹而生伏羲,安登感神而生,神农、女节感流星而生,少吴、天枢感虹光而生……这些,可以作为中华民族曾经经过母系社会的一种推论。秦国吕不韦编纂的《吕氏春秋》中记载:“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其父。”《诗经·商颂》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以及中国历代古书上屡次记载的人与龙、星、虹等交感而生子的记载,也都是中国母系时代的一个佐证。
应该说群婚跟乱婚的区别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关系同样混乱,但是有了氏族,族内禁止乱交,开始了族间的群婚。
群婚的规则就是有成年礼和族间媾交,成年后才能进行性行为,跟古代加冠束发及笄什么的差不多,另外一条刚才说过,族内不通婚。
这些东西现在还有,比如基诺族,男子十六七岁举行成丁礼,受礼的男孩会在走路时被埋伏的人突然劫持到会场,然后接受长老训话,之后回家接受父母赠送生产工具,换上成年衣服,然后就可以去过放荡的成年生活了。。。他们的村社里大多建有公房,成丁男女可以在那里过夜。。。应该是不收费。。。还有纳西族,他们是在大约13岁时举行成年礼仪式并换装。。。他们还只是孩子啊。。。千万别放过他们。。。
三,准偶婚
走婚
日本历史上很长时间都是流行走访婚,一直到江户时代末期,甚至明治初期(19世纪末)。在访妻婚时代,男子夜晚能够到多远的地方去走访女子呢?倘若不是游猎,他们在定居的情况下,晚上游荡的范围方圆不过三十里左右,如此一来,近亲结婚很难避免,上至天皇下至平民百姓,异母兄弟姐妹之间结婚甚至是非常频繁的事,这些可见于历史的记载。甚至同母兄弟姐妹结婚的事也有发生。总之,他们的**伙伴、性关系的对象范围很广,或者说结婚的对象范围很广,即使儿子去走访母亲所在的村庄或部落,除了母亲以外,与父亲的其他妻子,或同父异母的姐妹发生性关系都不会受到指责,因为还没有那样的道德约束他。
当时的异母兄弟姐妹之间能够自然而然地结婚或发生性关系,是因为他们并不住在同一家庭,相互之间的近亲意识很淡薄甚至没有,亲属观念也没有,父亲往往是难以确定的,家庭制度尚未完善。比如《扶桑略记》一书记载:日本第17代天皇仁德的儿子第18代履中天皇,已经66岁的他在即位的第六年(405年)“乙巳正月,以幡梭皇女立为皇后,是仁德天皇之女也”。仁德天皇有“王子男五人,女一人”。幸好仁德这唯一的皇女不是履中天皇的同母妹妹。不过,同母兄弟姐妹结婚在5、6世纪的日本仍然存在,甚至发生在最早接受大陆文明的日本皇室,发生在大和王朝的皇太子身上。
《古事记》关于日本皇室血亲结婚的记载比比皆是,这部书如果要说它是历史典籍,也只能算是天皇家族的爱情史。从里面许多经过后人加工、修饰的情歌看,天皇家族喜欢以这种方式谈恋爱,至于一般的日本民众想必更是大胆、放纵了。
尽管习俗如此,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近亲结婚、血缘之间的性关系越来越被禁止,禁忌也越来越严格,范围也越来越广。相比之下,日本皇室在这方面进行得要比普通百姓慢一些。**禁忌的产生是因为认识到同血统生育带来的病态,而不同血统生育通常相对比较健康。但日本皇室和世界上其他少数皇室(如古埃及)一样,为了防止平民们亵渎了皇室的血统而不惜**。此时日本皇室**禁忌的底线是同父同母兄妹的结婚,对他们之间的性关系态度却很暧昧。
日本第19代允恭天皇死后,按规定由皇太子木梨之轻皇子继承皇位,但他在即位之前就爱上了同母妹妹轻大郎女,并与她私通,在夜深人静之时“走访”了他的妹妹,留下了许多浪漫而奔放的情歌。有一天,他又得着机会溜进了妹妹的闺房。
太子所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