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宗连牙帐都没回,直接去找李靖,向他陈述利害,坚持出兵追击伏允。
其实李靖自己是想趁胜追击的,然而除了侯君集之外,所有的总管都反对,他也不能一意孤行,那样容易动摇军心,现在有了李道宗的力挺,他底气顿时就足了,立刻下达军令:分兵两路,李靖、李大亮、薛万均等率军向北,出吐谷浑之右,侯君集、李道宗率军向南,出吐谷浑之左。
大军起拔,然而李浩重伤在身,无法赶路,李道宗特允他其他与其他伤兵留后静养七日,七日之后追赶大军,毕竟李浩受的只是皮肉伤,没有伤筋动骨,休养七天已完全足够,但李浩很不开心,觉得李道宗不厚道,咱都伤成这样了,直接让咱回长安算了,还进个屁的军啊。
李浩在李屏的照顾下休养了三天,伤口已开始愈合脱茄,这康复速度快的有点过分,聪明如李浩一下就猜出了原因,很简单,自己是穿越过来的,身体在经过时空隧道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变异,康复能力快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到了第四天,李浩就决定出发追赶李道宗的大军,倘若真休养七天,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追得上大军呢,李屏见他都能下床行走了,也就没有反对,不过坚持要和李浩同骑一匹马,毕竟李浩大伤初愈,之前失血过多,现在浑身的力气连一半都没恢复,万一路上从马背坠落下来,那就新伤加旧患,事情可就严重了。
李浩对自己的情况也十分了解,便同意了,反正他们两人都不怎么重,加起来估计还没程咬金重。
一起随行的还有三个人,都是以前和李浩同宿舍的亲卫兵,陈老三,丁顺,范青,这三个人跟李浩混得最熟,当初李浩出营打猎,就是他们三个做保镖的,现在还是他们。
为了赶路,他们多带了三匹马,可以换着骑,李浩坐在李屏身后,身体紧贴在一起,一阵阵少女的芬芳扑鼻而来,让李浩心猿意马,还没行出两三里,李浩的小兄弟就不争气地硬了,顶着李屏的臀部,一蹭一蹭的。
要是换做前世,李浩是老司机,这点摩擦算不了什么,然而现在可不同,现在的身体才十五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还未经男女之事,敏感得很,才摩擦了几下,李浩就受不了了,赶忙大叫起来,说伤口疼,要下马休息,下马后他一个人蹲在地上,掩护住下半身,生怕被李屏看到,那样就尴尬了。
等他“休息”完了,他说什么也不肯跟李屏同骑一匹马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弄一裤裆的“胶水”,到时候多丢人啊。
由于李浩伤口还未完全痊愈,不能骑得太快,所以他们行得很慢,一天下来,才赶了六十里,按照这个速度,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追上大军。
好在过了两天,李浩的伤口开始麻痒,愈合得差不多了,行程速度提高不少,终于在半个月后追上了李道宗的大军,而经过这半个多月的时间,李浩的伤势已经完全痊愈,重现以前生龙活虎的状态,不过他并没有生龙活虎的劲头,因为他太懒了,也就外出打猎的时候闹腾一下,平时在军营里,他要么就是营帐中睡觉,要么就是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反正如果能坐着,他绝不站着,如果能躺着,他绝不坐着。
李道宗早已对此见怪不怪,也懒得理他,把他和李屏全都调回了亲卫队,经过上次李屏被劫的事情后,李道宗还是觉得把他们两个放在自己身边比较安全。
又过月余,大军行到了破罗真谷(今青海都兰东南),这一带无水无草,军中粮草所剩无几,然而他们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没水了。
人不吃饭可以支撑七天,然而如果不喝水,连三天都熬不过,李道宗和侯君集无奈,命令“人龀冰、马瞰雪”,以此来化解缺水危机。
而在此时,李道宗接道李靖送来的军报:李靖部将薛孤儿在曼头山(今青海共和西南一带)大败吐谷浑军,斩其首领,俘获大批牲畜。李靖率军在牛心堆(今青海西宁西南)击败吐谷浑军,接着又在赤水源(今青海兴海东南)再次获胜,共俘斩名王数十人,伏允已带兵往南逃跑。
这一消息大为振奋了全军士气,原本被恶劣的环境折磨得苦不堪言的唐军纷纷鼓足了干劲,咬牙齐心共渡难关。
终于,十天后,李道宗和侯君集与伏允军在乌海遭遇,打了一场,大破其众,俘其名王骁将。
伏允见势不妙,向西败逃,准备渡突伦川(又称图伦碛,今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备投奔于阗,果然跟李浩之前说的逃跑路线一模一样。
李靖督诸军,经积石山(青海阿尼玛卿山)河源(黄河源)迫至且末(今属新疆)。李靖部将契苾何力闻伏允逃至突伦川,遂率骁骑干余追击,因沙漠无水,将士皆剌马饮血,终于追上伏允,袭击其牙帐,歼数千人,缴获甚众,伏允侥幸脱逃。
然而李浩早已提前告知李道宗伏允的逃跑路线,他们二人带骁骑两千,进入突伦川包抄伏允。
李浩带着李道宗和两千骁骑,不断用指南针和望远镜寻路,五天之后终于成功阻截伏允。
伏允做梦也没想到,唐军居然有人对自己的逃跑路线了如指掌,虽然自己身边还有好几千人,然而都是些残兵败将,经历大败之后早已毫无战意,怎么可能是大唐骑兵的对手,望着前方整齐排列等候的两千唐军,伏允绝望地闭上眼,轻声自语:“天亡我吐谷浑,天亡我吐谷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