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腐书 > 虐心耽美 > 洪荒之元始本纪 > 319 后天五行

三清是鸿钧罗睺之后洪荒的最强者,现在洪荒仅有的三位亚圣。

作为青兄弟,三清一直是同进退,在元始创立后天元始大道之后不就,通天也再次创立了一条后天大罗大道。

在元始的元始大道突破混元成就混元不朽之后的第十三个量劫,通天的这条后天大道也终于修炼到大罗巅峰,然后通天利用后天斩尸之法,突破大罗,成就后天混元。

通天创立的这条后天混元大道名为(后天)阴阳五行大道。

巫、妖二族九大始祖所修炼的大道源自当年九大魔王,正是阴阳五行之大道。

通天创立的这后天阴阳五行大道正是借鉴九大魔王的先天阴阳五行大道而创立,不但集九大魔道的精华于一身,而且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后天阴阳五行大道与先天阴阳五行大道有四个显著的不同。

第一,先天五行阴阳大道乃是九条大道,而通天的后天阴阳五行大道乃是一条大道,算是集九大先天魔道的精华于一身。

第二,先天阴阳五行大道,每条大道只有三十六条法则,而通天的这条后天阴阳五行大道乃是它未来的成圣之道,所以通天精心雕琢,该大道有四十九条法则构成,相较于先天九大魔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三,先天阴阳五行大道属于魔道一脉,而通天的大道属于正道一脉,二者的本源不同。

第四,九大魔道都是先天大道,相互之间平行独立,谁也压制不过谁,而通天的后天阴阳五行大道则多了一个生克属性,着就是后世众人熟知的阴阳五行生克。

五行相生者,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五行相生者,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阴阳生克者,至阳克阴,至阴克阳,阴极阳生,阳极阴生。

在通天证就后天混元的时候,洪荒各族强者前往相贺,元始和太上两位亚圣降临真身。

通天出来迎接众人。

众大能见通天身边有一个小童随侍,根骨非凡。

接引赞叹道:“通天道友,这个童儿叫什么,竟然有天骄之资。”

难怪接引赞叹,自从妖族取代神魔一族成为天地主角之后,神魔一脉繁衍困难,除非有九品九转神物点化,再难诞生天骄了。

通天笑道:“此乃本座之子,名为赤精子。”

“竟是道友嫡子。”接引叹道。

元始和太上一眼就看出了这赤精子的跟脚,他乃混元火精之气化形而生。

通天的后天大道由阴阳五行七个部分组成,在通天突破到后天混元时,是火行第一个突破,故而天地感应,生出这混元火精之气,然后通天就用自身精血将其点化化形。

赤精子的跟脚,和元始证就后天混元时,将散发的帝王之气点化成广成子是一样的。

神族以血脉传承,父子因果之下,子女会分享长辈的气运,与其血脉越近,分享老祖的气运就越多,所以九位老祖的嫡子虽然所剩无几,不过各个都承继了老祖的大气运,如今都是准圣境界(广成子除外)。

正因为嫡子会分享父神气运,所以从鸿钧时代起,神族到了大罗境界就不再繁衍子嗣,氏族的壮大,全都由原有子嗣负责,为了就是防止自身的气运流失。

正是因为大罗境界以后的神魔只有新孙而无新子,加上原有的嫡子相续陨落,最后就是只有孙而没有子的局面,所以大罗级的神魔才会被尊为老祖。

元始,接引等神族九位老祖(包括修罗族冥河),当年都是一族之长,子嗣不少,不过在经历多次大变之后,嫡子所剩无几。

接引等人心中羡慕不已:也只有三清才会点化繁衍新的子嗣,因为他们的气运太多了,多到分出去一些也不会对自身修行有影响的程度。与三清相比,自己的气运就太少了,现在都无法突破混元证就亚圣,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气运不足。

众大能恭贺通天,通天出于惯例,在众大能恭贺之后开坛讲道,讲授自己的阴阳五行大道。

通天的讲道持续了千年之久,这一千年里,通天头顶上,那阴阳五行大道的灵宝“五行旗”高悬,散发着阴阳五行大道的气息,让各位大能在听讲大道的同时感应大道,加深对五行阴阳大道的理解。

而其中,又以巫妖二族的强者大能收获最深。

因为巫妖二族的本源就是阴阳五行,和通天的大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前二族只能自己修行,以巫妖二族的资质和悟性,修行路自然举步维艰,今天有洪荒之中,资质悟性前三的通天也在阴阳五行的路上修行,并且将自身修行经验分享,自然让他们获益不浅。

千年讲道结束,各族大能拜谢离去。

其中一位大能自言自语叹道:“三清厚积薄发,修行越来越快,道行越来越高,那件事,要尽快发动才行。”

有通天的例子在,证明元始以力证道的斩尸成圣之法确实是通用之法,而且在通天的传授经验之后,洪荒势力最强的妖族开始全面推广以力证道之法。

这一切都在元始的计划之中。

大道的本质乃是一种规则道理,所谓证道,就是修行者自身感悟出来的道理得到天地认可的过程。

比如说,一位修行者感悟出一个道理“善有善报”,然后这个道理被天地认可,那么善有善报就会成为天地通行的大道。

可是大道能得到天地认可,并不代表这条大


状态提示:319 后天五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