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腐书 > 言情总裁 > 天行有常 > 第81节
的。

典型代表就是自幼和他关系颇佳的秦朗、曹宇,秦朗是曹叡的亲叔叔的异父兄长,算是半个宗室,而曹宇更是曹操与环夫人的幼子。

事实上,虽然也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因在,但是作为先帝留给曹叡的辅政大臣之一的司马懿却有渐渐被排挤的趋势。

不是说他的地位有着明显的动荡,而是说曹叡对司马懿没像先帝那么信任。

对于司马师来说,现在值得庆幸的大概就是曹叡倚为支柱的几位宗室、外戚权臣,曹真、曹休等人,活在这世上的时间不会很长了,而在此之后,司马懿将会成为曹叡必须要倚仗的人物,司马家的未来相当可期。

虽然太和二年春的诸葛亮初次北伐以及这一年年末的第二次北伐都是曹真负责抵挡的,但是之后司马懿在抵挡诸葛亮北伐以及伐蜀的事件中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太和三年洛阳城没发生什么大事,只是寻常的人事调动以及公卿病亡、对制度的小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曹叡的次子繁阳王曹穆没了。

曹叡的长子清河王曹囧在他黄初七年登基为帝的时候就受封王爵,只是可惜的是他在同年就夭折了。

曹囧病夭的时候,曹叡虽然伤心,但是他还有次子曹穆作为备选,所以伤心之余,总还有希望,但是如今,受封为繁阳王的曹穆也没了,曹叡如今膝下竟无一个男丁,对他的打击可以说是很大了。

当然了,没有皇子,并不说曹叡没有其他的孩子。

他如今还剩下一个女儿,曹叡子嗣不似父祖那么多,自然对孩子殊为宠爱,但是他的心中可没有让女儿登基为女帝的想法,再怎么样,还是需要男儿来继承皇位的。

对于曹叡的战斗能力,司马师还是很确信的。

曹操和曹丕父子在女色上也算是为人诟病了,但是其实还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然而曹叡后宫光是如今就已经近万了。

虽然是算上了宫女的数目,还有先帝、前汉时期留下来的宫人,但是这样很已经很令人惊悚了。

要不是晋武帝司马炎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开国之君——虽然是依靠祖父、伯父和父亲的积累而躺赢的——存在感比曹叡要强,羊车驾幸也实在令人侧目,恐怕在女色问题上,魏晋三国时期需要被大书特书的就不是司马炎而是曹叡了。

然而就是战斗力强悍成这样的曹叡,子嗣偏偏比父祖要稀少许多,他所有的孩子加起来,估计只能达到父祖的子女的零头,甚至还达不到。

子嗣不顺,曹叡也只能求祖宗保佑了。

虽然是求祖宗,但是司马师不得不说,曹叡也是不忘本了。

被追封为太皇帝的曹嵩是曹腾的养子,虽然他们之间能过继,那么是一定存在亲缘关系的,甚至可能是近支,然而曹腾他是个宦官啊!

即便如此,也没阻挡住曹叡追封祖宗的脚步。

太和三年六月二十六,繁阳王曹穆死后五日,曹叡追封东汉桓帝时期的大长秋、太皇帝曹嵩的养父曹腾为高皇帝,曹腾在当时汉宫中的对食妻子吴氏为高皇后。

朝中的公卿们都了解皇帝陛下的心思,人家刚死了儿子,还是目前唯一的一个,多体谅体谅他,没事儿的。

就是这个时候,曹叡显示出了未来他宫殿狂魔的本质,改平望观为听讼观、重修,建曹魏洛阳宗庙,以奉诸先帝神位。

曹丕也修宫殿,但是曹丕更加爱好打猎,曹叡的爱好和曹丕的比起来就显得不太环保了。

转眼之间到了太和四年,堪比东汉末年两次党锢之祸那般惨烈的浮华案终于拉开了帷幕。

参与浮华交会的青年士族,他们在清议之中品评人物,通过请谈论辩对政治哲学进行品论,对于天子曹叡来说,这显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景象。

皇帝自然希望皇权昌盛,就算有人来分权,皇帝也希望是“封建亲戚”里的那些宗室藩王,他的亲、戚,而不是门阀士族。

太和二年四月,曹叡不仅在圣旨中明令“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还准备给一众时时参与浮华交会的青年好看。

他批准有司可以对浮华交会中的首脑人物进行收押,被关进去的倒霉蛋就有十几个。

虽然司马师和曹叡的关系好,不用被关进牢里,但是也被暂时取消了上早朝的资格,并且禁锢在府邸之中。

和司马师同样待遇的还有何晏以及夏侯玄,何晏毕竟是名副其实的驸马,夏侯玄又是曹叡现在重要倚仗曹真的亲外甥,杀熟真的不好杀啊!

东汉末年,魏晋时期,人物的名号总是特别多,什么建安七子、荀氏八龙、司马八达这样的名声,都是汉末请流派自我吹嘘、互相标榜的遗风。

而参与浮华交会的青年们,互相之间也是根据名声大小划分了级别的。

首先是四聪,以夏侯玄为首,算是浮华派里最顶尖的那一批人,水平都不相上下;其次是八达——和司马防的八个儿子的“字”里都有一个“达”、又都才华出众,因此共号八达有点相似,但是还是有区别的——八达的水平比四聪要低一点,典型的代表是诸葛诞,也就是诸葛亮的族弟;最后是三豫,这三个人是浮华案里的倒霉蛋中未来最没有名气的三个,但是他们的父亲却都是牛人,因此三豫的人员构成反而是后世知道得最清楚的。其他人给了他们“三豫”的名头,将之并列,差不多就是看在他们父辈名气的情况上勉强将之


状态提示:第81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