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也得先办婚事;李娜是妹妹,先大哥结婚,李家脸面上不好看。好在顾明远和李娜不着急, 就由着大人安排了。

“有可能, 其实咱们一起结婚也挺好,爸爸妈妈忙活一回就把婚事办妥了。”李娜想起后世举办集体婚礼的事,觉得同时办婚礼应该省事。

“我觉得不行。咱们在部队一起举办婚礼还好,在老家绝对不可以。要是你跟你大哥同时结婚, 又是迎亲,又是送嫁的,那还不得乱套?”顾明远不用考虑都能猜出到时候场景多乱。

“你说的也是,我没想到这茬。那咱等接到爸妈的回信再说吧。”李娜想起集体婚礼都是在酒店等地方举办,现在可没有那些条件。

于是,两人都给自己父母写信。顾明远主要是告诉父母可以着手定下婚期准备婚礼;李娜则是跟父母通风报信,说了大哥的感情进展。

谁知收到信的苏景芳特心急,想要去部队相看大儿媳。虽然女儿在信上说了高云的情况,可她不亲眼看看就是放心不下。再说“抬头嫁女,低头娶媳”,她家大儿子想娶人家姑娘,家里怎么都得过去看看,拿出诚意跟未来亲家见个面,好商量俩孩子的婚事。

李元盛不放心媳妇自己出门,请假陪同媳妇一起去了一趟。

苏景芳说:“既然咱俩都去,不如我们趁着机会给俩孩子定下婚事。这大老远跑一趟,怎么都得办点实事,不然不是白跑一趟吗”

“不算白跑,你不是见了未来的儿媳妇吗?”李元盛笑着打趣。

苏景芳和李元盛到部队后,见过高云后,他们夫妻二人跟儿子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儿媳妇,可以放心大胆地追回家。他们私下问过儿子的意见,约时间和高团长夫妻见了面,定下李建军和高云的婚事。两下商量过后,定下在过年前回老家给李建军和高云办婚事,回来后可以在部队补办一次。部队这边有高团长家多c,ao心,老家那边有李元盛夫妻主办。

顾明远和李娜的婚事则在年后举办。一个是年前二十六,一个是年后初八。

年前,李建军和顾明远申请了一个月左右的假期。还有李娜,她这个要当新娘的也不能落下,三人一起回老家准备婚礼。

因为路途遥远,结婚前,高家那边只来了一些知己亲戚。李元盛托人在镇上给他们找个房子住几天,直到婚礼结束为止。

李家在本地,近处的亲戚相邻都来忙活李建军的婚礼。远在首都的李娜小叔李元宏和小婶于曼秋,以及他们的两个孩子李晶和李建昊也都来了。

于曼秋和女儿李晶呆在李n_ain_ai特意给他们一家准备的房间里,看到院子里人来人往,不时传来哈哈大笑的声音,偶尔还掺杂着粗鲁的话语,对女儿说:“你看,你爷爷家来得都是啥人,谈话都不知道小点声,也不怕打扰到别人。”

李元宏和于秋曼一个单位,因为两人都是高材生,前年分房时她家分了两室一厅的楼房。住楼就是得各方面注意,尤其是不能扰邻,所以她听到堂屋传来的大笑声和说话声极不顺耳。

李晶苦着脸说:“妈,n_ain_ai家每天都乱糟糟的,烦死啦,咱们什么时候走啊?我不喜欢呆在这里,想去姥姥家!”

“还好我们住几天就回去了,忍忍吧。”于曼秋一点不想来婆家,还是她爸听李元宏说今年年底在部队当军官的侄子结婚,非让她跟着来参加婚礼的。

当时,于爸是这么教育小女儿的:“老李家不是都没出息的人,元宏那个当军官的侄子都要结婚了,你这好几年不露面的小婶连侄子的婚礼都不参加,元宏脸上不好看,你以后哪有脸再去你婆家?”

于曼秋嘟囔:“我本来就不想去。”

“不去不行,元宏说他侄子二十出头就是副营长,以后肯定大有前途。你不去就把婆家得罪了,万一以后有什么事求到人家头上,人家不给你面子咋办?”

“不是还有你和我妈吗?”于曼秋不以为然地说,她爸妈还比不上丈夫家那些农村亲戚?

“我和你妈也会老,会退休,不会一直庇护你,你还是得跟元宏一条心,多孝敬他父母,他肯定对你更好。”于爸语重心长的说。

于曼秋撇撇嘴说:“都是我眼光不好,觉得李元宏他有才华、有能耐,才嫁给他,没想到他老是因为他爸妈的事情和我吵架……”

“那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于爸严肃地瞪了小女儿一眼。心想:都怪妻子太娇惯小女儿,把她养得太娇气,不懂事。她不孝顺元宏爸妈,元宏能高兴才怪?

于曼秋在老爸的说服下,最终是带着俩孩子跟丈夫来到老家。

说起来,这还是李元宏一家头次带妻子儿女一起回老家。自从李元宏和于曼秋来老家结婚以后,于曼秋跟丈夫回来的次数有限,很多次都是借口孩子太小不能远行为借口不回婆家。

于曼秋不想回婆家的原因,是因为她来婆家两次就住够了。她感觉婆家卫生条件不好,家里养j-i、养猪,弄得她总是闻到院子里有股臭味;还有,她最受不了的就是上厕所这事。

农村的厕所一般都修在院子一角,冬天上厕所太冷,夏天上厕所恶心,最要紧的是还不分男女。于曼秋每次去厕所都得把丈夫叫上给她看门,生怕在她如厕时进去不速之客。

于曼秋本身家庭条件不错,上面有哥有姐,在家时比较受宠。因为和李元宏是同学,曾受过他的帮助,才不经意地喜欢上李元


状态提示:第34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