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把拉住了母亲的手腕,又拉住了妹妹南宫的手腕,道:“娘,先别哭,我们不是没有办法的。”
她的视线落在南宫的脸蛋上,然后说:“只要妹妹的脸……”
“闭嘴!”
王娡眸光一厉,她反手捏住阳信纤细的腕子警告道:“匈奴单于要的是大汉真正的公主,你父王只有你们三个女儿,你莫要动些乱七八糟的念头。”
“那,那为什么是我啊!”南宫公主此时终于回过了神,她左右看看自己的姊妹便知道自己那一句话有多傻。
姐姐阳信公主已经订婚,再过几月就要出嫁,加上阿姊是长公主,地位特殊。妹妹今年还没车轱辘大,他们等得了,匈奴又怎么可能等。
可那是匈奴啊,是,是父母口中的蛮荒之地,那里的一切都和大汉不同,充满了血腥、掠夺、杀戮。
她未来的丈夫甚至和父亲一样大。
南宫抖了抖嘴唇,什么都说不出,她无法责怪任何人,这不是谁的错,但终究心中不甘,她对上母亲泪光盈盈的视线,喃喃道:“我只想,看着阿姊出嫁,看着阿弟阿妹长大。”
“我只想做大汉的南宫公主。”
“我不想做匈奴的大阏氏啊!”
女儿的字字都扎在了王娡的心中,她眸光闪动了下,第一次感觉到了作为一个靠着帝王宠爱过活的妃嫔的无力。
她将女儿搂在怀里,安抚道:“还有一年,我儿,还有一年。”
一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她没有一刻比现在更想要得到无上的权利,得到能够保护自己子女的权利。
弱小,就是原罪。
她吞下了这枚苦涩的果实
汉庭的沉重气氛宛若沉沉烟云,笼罩了宫廷很久,无论是太尉周亚夫还是太傅窦婴此时都极为恼火,他们觐见了数次,试图说服帝王改变主意。
如今的大汉并非没有一战之力,更何况汉匈之间至今不曾正面相战。
当年高祖被围白登其实多少是政策指挥错误。
汉军战斗力之强令兵力数倍于他们的匈奴也束手无策,匈奴大军当年也只能围而不攻,后又被援军所围,见占不到优势才爽快退兵,可见其本身也不敢和大汉正面交锋。
长久以来汉朝占据弱势,多少也是因为匈奴人每起兵戈都是抢完就跑的流氓作风,打个措手不及罢了,一旦中原聚集了兵力他们就立刻逃窜,就像是地沟里头的鼠辈一般。
两军对垒,大汉未必会输。
既然匈奴王表示按草原上的规矩要打一架,那我们不如就打一架。
但是周亚夫的建议被朝堂的主和派给挡了回去。
主和派就说了一句话:怎么找人?
茫茫大草原,匈奴部落又不像大汉设立有都府郡乡或者固定根据地,简直就像是草原上满地打洞的旱獭一样,防不胜防,又逮不住。
大军拔营每一天都在烧巨额的经费,就算能抓住都未必能回本,更何况还有可能抓不住。
最麻烦的是,如果没把匈奴彻底打死,让人对你进行报复性攻击你能受得了?
马上就要到秋天了,大汉怡人的秋天在北地则是已经开始降雪进入猫冬时节,这时候匈奴人能够抽出大量的兵源和空闲时间。
他们什么都不用干,就绕着边关晃上一圈。
对于匈奴人来说,男人在外面只需要喂饱自己就是不亏,能带回去就是赚了。
而大汉在这时候要和天气抢时间秋收,每被他们s_ao扰一次都有巨大的损失,就算最后没被人抢走东西也是浪费了劳动力,根本就不合算。
而且你打赢了又有什么用?当年蒙恬打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之后的结果呢?秦不也没留下那些地?
地是好东西,但是没有用啊。
首先,大汉现在还人少地多,好好的耕地还处理不过来,为什么要抢外面的?抢来了又有什么用?
那些地也就能长长牧草,而且还在长城外了,咱们抢了地之后还得派人保护,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养活驻军的,亏不亏?
“话也不能这么说……”主战派皱皱眉,“我等若逐利而行,和商贾有何区别?昔日高皇帝揭竿而起,可不是为了什么滔天利益,而是为了救我汉家百姓,现下边关居民常无宁日,若放着他们不管,此非有违高皇帝之本心?”
这顶高帽子戴下来众人可就不依了,纷纷站出来驳斥:高皇帝当日白登退兵,后行和亲之举便是不想再让饱受战火的民间再增添负担,现如今我七国之乱刚平,七国调用了三十万兵力,为平七国朝廷亦是动用了大量兵力。七国的逃兵散兵至今还有在乡野中游弋的,若北军调动,如何能保国内安稳?
此前有梁王镇守,吴楚联军才没能攻破洛阳,但是现在梁国亦是元气大伤,再来一次未必能挡得住。
——当然,这句话他们没有明确说出口,毕竟现在的“新七国”基本都是小皇子们坐镇,谁也没胆子对帝王说你儿子造反你咋办这种话。
他们说得要更婉转一些。
他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民众乐意打吗?
经过文帝的治理和景帝上位后的种种举措,民间休养生息,好不容易恢复了经济,人口数据连着上涨,现在开战的话百姓愿意吗?
是,匈奴是宿敌。但是于百姓而言,匈奴已经有若干年不曾侵犯,我大汉子民多为仁慈,你不妨问问还有多少民众还记得十几年前的事。
手机阅读:http://m.ifushu.cc/127486/122.html
发表书评:http://www.ifushu.cc/127486/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22节)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洛娜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