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平淡的语气下,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关爱。我想,应该是关爱吧。
但她没有犹豫,所以我不必犹豫。我的脑子清明无比,用最快的度买到了最近的一班车。
谢天谢地,是末班车。
57梦的旅程7-2
车子开出市区,天很快就黑了下来。国道两边的风景,在雨打湿了的玻璃上,流光溢彩,却丝毫看不清楚。很多乘客,闭目养神,甚至沉沉睡去。我的思维却格外活跃。而思考的方向,却漫无目的。
忍不住回想今天从家里出来。这一天,生了多少事情,多么?少么?
只是觉得此刻坐在这趟车上,好像很不真实——虽然,今天出门的方向,其实已经定了,就是这个方向。可是心里难道真的没有犹疑和挣扎?
可是方老师那坚定的语气犹在耳边,我在黑暗中握拳,告诉自己,我不能这样蔫蔫不振。书信里的忧伤和忧郁,不要在现实中表现,我要让她知道,我,也是个男人。
我暗暗挺直了腰。
听从内心。雨林。我会脱骨换胎回来的。
57梦的旅程8
又一次来到方老师素雅的房子里面。但已经恍如隔世。去年还有无限憧憬,今年已然疲累而厌倦。这是更深的迷茫。
室内的灯光淡黄的,但却比外面的灯光更加明亮。我看到方老师的脸似乎有些憔悴,不过她是化过淡妆的,灯光下,也有几分明艳。
她的语气依然坚定而不逼人,说,小杨,今天坐了怎么多车一定累了吧。这样子,你先去洗澡,我下点面给你吃,今晚早点休息。其他事,先不要想了。
她这样一说,我倒是有些累了。就顺从地按着她的安排,完成她要求做的事情。
由于是下雨,温度竟然有点点低。书房里多放了一条被子。方老师安排我住下后,说,你看会书,早点睡觉吧。明天说不定还是雨呢。好好休息一下。
我点头谢谢她,跟她道了晚安。
闭门后,躺着其实哪里能够睡得着。干脆到书柜里面翻书,看到一本池莉文集,标题是《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就拿着到被窝里来。
先前看写文革的小说,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张承志的《黑骏马》,路遥文集里的《人生》等,阿城的《棋王》,《孩子王》,古华的《爬满青藤的木屋》、《芙蓉镇》,梁晓声的《雪城》《年轮》等等,让我对知情形成了一种印象,他们的焦灼似乎来自两种,精神上和上。这些男人们对乡村,对残酷环境下的知情所在地,大抵给予诗情的描述,主人公们总是那么忧郁,忧虑。他们的精神是那么的高蹈而出世。他们,是不曾为自己的个人命运所困扰,他们都是责任的主动承担者,是被赋予思想思考者角色的人。
更重要的,这些人,都是出自男性笔下。
池莉是女作家,她写了一个女人的知青生涯那声名狼藉却恣肆蓬勃的经历。她是那么鲜活,鲜活到她的故事是那样的生活,她的所受的压迫,是那样的,直接;而她的反应,却又是那样的,人性而反常。
当我看到领导每次在跟她做完后还要让她给他打一个鸡蛋,却从不也给她来一口的时候。这种阅读,全然推翻了之前的阅读体验。
——我一直以为小说必得有伟大而正确的思想主题,为尊者讳的思路决定了对反面人物的刻画,似乎也乐衷于脸谱化而变得虚假。
但池莉好像是没有这样做的,她甚至好像,并不批判。
可是这个细节就让我再也挥不去了。生活要怎样提炼呢?不是永远的高大全才是提炼的产物。
在不知不觉里面,我竟将这书,一页一页地翻下去,《声名狼藉》完了,是《紫陌红尘》,是《惊世之作》。
生活的意义便在于生活,舍此,似乎已无意义。
玻璃上忽然几声,我不由起身舒展一下身子,轻轻推开玻璃窗,外面的雨已经越下越大。时间也不知都是几点,想来夜已经很深了。
站在窗前看了一会儿朦胧的雨线。然后轻轻地去上趟厕所,回到房间,关灯,闭目,慢慢地将自己,送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