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这样上。轻松,有趣,还能真正提高。”

-----可惜张春博并不参加评课。第三节课,他的任务是去厨房督管厨师安排中午的饭菜。

44连连受挫15

由于不算是正式组织的听课。所以人数虽多,评课却也还算自由。

开始是让我先说说本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我就把开课前的那段话再拿来说了一下。

然后是评课。

被随机点到的老师坐在椭圆办公桌的一边。许秋志是同年段的,所以先说,他们的观点倒比较一致,说我比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和训练的机会。同时在引导上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从实际生活中学习,既保证了学习乐趣,也保证了学习效果。美中不足的是对一些明显需要改进的学生,缺少了必要的,及时的指导和修正。——“这节课要是结合作文课,分成两课时,加强分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说话的机会,也有被指导的机会,效果会更好。”

我暗自检讨一下,自己确实犯了冒进一点的问题。但即使这样,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还是有的人没有说到。若早预知这个后果,安排两节课,会从容而有效果得多的。

接下来是领导这组的评课。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话明显带上更多“指导性”的意义。

例如说有革新的勇气,敢于挑战新课程,新大纲要求;不拘泥于陈旧的教学方法。等等。而对实际的教学环节,反而讲得比较少。

林春阳是副教导,也是中心教学的实际主抓之人,李庆隆虽说是中心教导,任务却在两基迎检的材料制作上。他同时又是五年度的老师,所以他很含蓄的说:杨老师敢于挑战的勇气值得表扬和学习,但是对这种课程是不是符合我们学校学生的需要,我觉得有商榷的必要。我们的教学成绩,总是要通过考试成绩反应出来的。否则,即使课上得再热闹,再生动活泼,如果没有能够确实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那也是取到反作用的。所以我希望杨老师以后可以在类似的课程中,能渗透,点醒学生,有关考试的关键点。

老实说,我听了有些茫然。

但徐正阳的言更让我吃惊,他云遮雾罩说了一堆后,最后总结:“我看杨坚冰老师的教学,有偏离我们的教学目的的倾向。今后还要加强学习。不然作为教研组长,如果带了这个坏头,大家只在这些花巧的功夫上下力气,怕以后学生的基础知识都不能打扎实。所以我认为应该把力气放在上新课,上基础知识训练上。当然,杨老师的探索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老实说,我不以为然,但更是一片茫然。我看看身边的同事们,他们的脸上都看不出什么表情。最后林校长做了个总结,他说的话更虚:“从这节课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杨老师作为一个有深厚理论储备和热情实践精神的年轻老师,在学习并实践新大纲要求上,确实做得很好。是符合一个教研组长的要求的。但是,我们的理论不能脱离于具体环境的实践。所以,我相信杨老师刚才也听了各位老师的评点,能够在今后的教学里面,更好的联系实际。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达到过程和效果的最大收益。”

下课铃已经响起。林校长适时宣布散会。

我心头闷闷,又要收拾一些教案文具,所以稍微落后。林校长也走在后面,等大家都出了门,他拍拍我的肩膀,说:“杨老师,我支持你的探索。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要有保障,不然,说不过去。”

我只好点点头。

是啊,成绩,这么一个重要的指标,我岂可废了?

————从这天开始,我用了很多心思去研究出题,猜题,并且掌握了最快能应付考试,而又可以将教学过程轻松化,快乐化的方法。这是后话。


状态提示:第119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