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范
汉服宽大,即使是盛夏季节,人们都还是穿的非常严整,在襄阳可能还好受一些,可在泰金,那会出人命的。
汉军子弟在这种地方,穿着严实的甲胄,能不捂出病来嘛。
刘协不得不花费了几天时间,仔细思考整顿汉军的军备的问题,随着大汉军制的发展,各军甲胄和服装都不能统一,这是一个隐患,对于一个统一的帝国来说,这是不应该发生的问题,他召集在泰金城的学者和军备官员商讨这个问题。
本来只是一个汉军的军备问题,刘协很快将话题延伸到整个大汉的服饰问题上,由于大汉目前的朝堂面圣已经渐渐取消,治略府的各级官员一年也见不到皇帝一次,只有御府还经常保持朝堂的习惯,而刘协大多数时候也没有穿朝服出场。
在这些年中,罗马文化和大汉文化在襄阳、南京都产生比较大的融合作用,但在全国更多地方,人们还是相对比较抵触这种文明的融合,产生这种抵触心理,最根本的原因是大汉人对罗马文明的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害怕,在宣传和推广较好的各个大城市,城市的居民热衷于欣赏罗马戏剧,即使他们看不懂,毕竟这就是城市的潮流。
也许,人们并不是直接追求罗马文化,而是追求一个潮流和时尚,但在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的知识者认可了罗马文化和大汉文化。刘协最直观地感觉就是,朝廷官员和学者们已经不太喜欢用天朝上国来形容大汉帝国,通常都会选择东方大国,对于罗马,人们也习惯用西方大国来形容。
这是一件好事情。只要汉人不自满,他们就会努力的学习新知识。
汉朝服饰的改革已经到了必须进行的地步,汉朝的疆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跨域之大是非常剧烈地,军队的甲胄军服也要适应军队不同的特征而更改,围绕这个改革的中心是大汉帝国礼仪地改革,必须要废除一些不合理的繁琐的礼仪,同时要保留一些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礼仪。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民族没有本族文字,但却很少有一个民族没有本族的服装,中国到了后代的那种全盘否定汉族文化的精神是既值得敬佩,却不值得赞扬,又饱含污辱的进程,那种否定文化糟粕的勇气是值得敬佩。但全盘否定也是对民族本身的不尊重和自我歧视,是世界上最没有民族自豪感地举措。
回忆二十一世纪,藏族、蒙族、维族等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惟独汉族却似乎忘记已至丢失了自己的民族服装:记得一个民族运动会的入场仪式,55个民族都身穿本民族的传统服装进场,就汉族最后穿着一身西服!
一年一度祭祀孔子的大典,韩国和日本倒是正经的汉服,而内地代表队却穿着少数民族满族的服装。。。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有伟大地模样和外表。一个伟大的帝国,也必须有伟大的外在装扮和内在精神。
宽衣大袖的汉族服装反映了汉人对待生活的人生观,即追求悠闲清净的安祥生活,不喜欢搞激烈冒险的活动。宽衣大袖的服装,对于观月赏花、吟诗作画、抚琴下棋的悠闲生活是再合适不过,但穿这样地服装搞骑马打猎等激烈活动就非常不便了。
自古以来中原周围的少数民族,多采用窄袖紧身的服装,以适应他们喜欢骑射冒险的生活方式。战国时赵武灵王曾经想推行窄袖紧身“胡服”,但由于传统势力太大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果。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窄袖紧身的胡服也曾风行过一时。但并没有对传统的汉族服饰造成很大影响。
一个伟大地大汉帝国,她地服饰应该走向什么方向呢,刘协对此深深表示疑惑,既不能抛弃传统,使民族保留这份骄傲,又要改革服饰。方便人们从事冒险和激烈的活动。
最终。刘协决定将汉服和简服分开,将服饰地概念进行分化。保留传统汉朝服饰的同时,使服饰更为唯美,符合美学观点。
刘协将泰州、广州最好的裁衣师都召集到泰金,在汉朝冕冠服、长冠服、礼服、庙服、蚕服、朝服六大礼服的基础上进行美化,使汉服更加唯美,融入珍珠钮扣和玉钮扣等贵重精妙的钮扣,规定男子的衣缝在前方靠右的位置,女子的衣缝和钮扣位置在后背靠左,而前襟统一为半敞式,男子敞至胸,女子敞至胸上两寸处。
束带改为腰带,最窄为三寸,最宽为九寸,上面必须饰有玉环或者较为廉价的琉璃环,腰带材质不得为皮,可选玉锦、蜀锦或汉锦。
鞋为传统长靴,要求是薄底牛皮、羊皮或者马皮,不得为猪皮,寓意需四海游历,不可窝留家中,必须留有鞋尖和翘顶。
礼冠珠花一律为玉质、珍珠、珊瑚、琉璃,不得使用金银,寓意不可为钱财之奴。
冕冠服、长冠服、礼服、庙服、蚕服、朝服六服改良为冕冠服、长冠服、民冠服、庙服、锦服、贵服,统称为汉服。
冕冠汉服为大汉皇帝、皇室、三公、总祭、大将军、公爵男子所穿,庙汉服为大汉太后、皇后、贵妃、三公及公爵等人长母与长妻所穿,为汉服中最高贵华丽者。
长冠服为各级官员、各级将领、学者、侯爵至新爵、国民所穿,锦服为各级官员、各级将领、学者、侯爵至新爵等人的长母与长妻所穿。
民冠服和贵服则为普通子民所穿,庶民和佣工不得穿。
汉服规定只有在大汉祭祀、礼节、朝拜圣人贤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