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子,阿弟自幼体弱,您若是练兵能不能把他带上?我只盼着他能身体强健几分就好。”
举手之劳而已,宋青书一笑便答应了。
天光蒙在白茫茫的雾后,令白日里看来有几分灰白。
这几日天气闷闷的,总是无风,这令华源县城里的血气总也散不去。
叶夕搓着手走进华源县衙门后园,看见一人迎风舞剑。剑影翻飞,人影翩跹。
叶夕在旁边站了一会儿,心中好生佩服。这位宋少侠比自己也没大了几岁,可是才能自己却是比不上的。
半个月前,宋青书方率人夺了华源县。
叶夕也不知宋青书是怎么教的,原本只是几百村民,占领华源县竟然没损失太多。
而后,宋青书又贴出告示,打出旗帜,严肃纪律,在华源县四方招兵买马。
不过半个月,原本樟木村那些村民便越发的服服帖帖,往日那些贪婪都不敢再拿出来。
有那些不怕死的,尽数被宋青书斩了祭旗。
再加上又有不少新近来投奔的人,更不怕原本樟木村那些村民另有什么不好的盘算了。
宋青书收了剑,将长剑入鞘,叶夕笑着招呼,“宋大哥。”
宋青书笑道,“叶小弟。”
叶夕笑道,“宋大哥,派出去的探子已有回来的。宋大哥那一仗打的干净利落,似乎元兵驻军还没察觉。”
宋青书轻轻的嗯了一声,“还是要小心些,华源县虽然偏僻,但也要提防元兵再来抢夺。”
宋青书又道,“徐寿辉在北面势大,倒显得咱们不引人注意。这也是好事。只是以后……”
宋青书说到此处,不免有些沉吟。
叶夕却神色一正,深施一礼,道,“叶夕虽然年幼,却有句话不吐不快。”
宋青书见状,伸手相扶,道,“叶小弟请说。”
“大哥的才能,叶夕十分佩服。”
叶夕沉声道,“敢问大哥志向如何?夕近日旁观,似乎大哥并无推翻元庭建功立业之心,可夕又十分不解,大哥为何既然没有造\反之心,又为什么参与造\反之事而要打下华源县呢?”
宋青书静默半晌,缓缓露出一抹苦笑。
宋青书是自知自事,他从小到大,最大的志向就是当上武当掌门,觉得自己最该做的事就是行侠仗义。
可是,而今武当掌门真的只能是愿望了,行侠仗义倒是能做,可近几年来所见,他孤身一人能做的较之这个世道真是杯水车薪。
当樟木村的村长找上来的时候,他是应下了。但却不似叶夕想的,那样轻易应下来。
那日他半夜入了华源县,为的就是查探这一县百姓生活如何,可一眼见到县内百姓都是困苦难捱。
所以,他才留下来练兵之后,干脆的打下华源县,想让这县里的人别在苦熬着日子。
否则,他所想的也就是练兵而已,至于练成什么样还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反正他现在是无处可去的人。
叶夕而今问到他的志向,便是宋青书也没什么好说,只觉得心里头空落落说不出的难过。
过了好半晌,宋青书才叹气道,“我所想的,便也只是百姓能安居乐业——或者说,只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的活下去。”
“叶小弟,我有时也在想,我们汉人恨蒙古人,是为了什么?是国仇么?可是以前前朝末年皇帝对百姓也说不上好。”
宋青书缓缓道,“我见过有的蒙古人,对待他治下的汉人很不错,能让那些汉人安稳生活。在他们治下,那些汉人百姓少有仇恨,还有许多蒙汉混居通婚。”
“我还见过有许多汉人官员,助纣为虐,他们身为汉人,对待汉人百姓却更加苛刻,想必前朝那些贪官污吏就是这样了。蒙古人有好人恶人,汉人也有好人恶人。”
“我思来想去,只觉得我们这样仇恨蒙古人,是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让我们好好的活下去。虽然他们做的与有些汉人做的是同样的事情,然而因为他们是外族,所以我们就更恨他们。”
宋青书拧着眉头,叹气道,“如果他们让我们好好的活下去,还会有造\反么?可他们又为什么不让我们好好的活下去呢?我想来想去,却总是想不明白。”
叶夕整个人都愣住了,宋青书说的这些以往他想都没想过。
然而叶夕却不是那些读死书、死读书的人,他家学渊源,向来务实,更兼的年纪小,许多思想都未定型。
而今听着宋青书这样说,他先是哑然,后是惊异,最后直接便呆住了。
在他看来,所谓志向,一定要远大才算得上。往大了说要名留青史,往小了说怎么要建功立业。
却没想到宋青书口中的志向,这么——朴实?
但如果当真有一天,每个人都生活安稳,还会有人造\反么?这确实是一件谁也不知道的事。
宋青书感慨完了,见叶夕呆若木鸡的样子,忽又觉得好笑。
他拍了拍叶夕肩膀,道,“我也不知道怎么,这话却对你说了出来。你还小呢,不急想这些。”
宋青书想着又叹了口气,心道自己和个大孩子说这些做什么。自己两世见识,才有这么点想法,叶夕处事再干练,年纪毕竟摆在那里,又能懂得多少世情呢?
况且这些话也是不该说出来的,若是给父亲和几位师叔们知道了,定是要说自己心性不正的。反倒是王保保在这里,说不定倒是能探讨一番。
这个念头一起,宋青书便也呆住了。
手机阅读:http://m.ifushu.cc/107032/153.html
发表书评:http://www.ifushu.cc/107032/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分卷阅读153)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卿怜月谢谢您的支持!!